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

[水木特快] 女大学毕业生的死亡日记:我们为何如此艰难?(组图)



 
 

Sent to you by WangK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by kongzifan on 3/20/09

发信人: kongzifan (子曰),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女大学毕业生的死亡日记:我们为何如此艰难?(组图)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Mar 20 02:24:10 2009), 站内

文章来源: 南方新闻网

编者按

大学生就业的寒冬里,本报编发此组专题报道,《超级毕业生》和《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两文的主人公有着相近的家庭背景,均就读于非重点的高校,可算是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代表。在对就业前景的共同焦虑中,他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亦换来一喜一悲的迥异结局。除却当事人个人因素使然,也应深思的是,我们的学校乃至社会是否可以倾注更多。

大学生就业异乎艰难的当下,一个高职学生何以今年顶40个本科生,将来还会顶80个本科生?

一所高等院校何以毫不掩饰地倡导商业价值取向,批量复制学生富豪,不惜教学计划让步,评判标准易辙?

是知识改变命运,还是淘宝改变命运?是颠覆传统培养模式的创举,还是商业利益的附属?

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

家庭的重负,生活的困窘,性格的内向,青春期的烦恼,都持续困扰着这位农村女孩,而就业压力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伟留下的十万字日记 图/资料图片

挣扎于内疚、自责中两年半后,喜欢唱"bigbigworld"的女大学毕业生刘伟,在1月23日下午3点多,自溺于一个倾倒垃圾的狭小水池。

在留下的十余万字的日记里,命运给她设定了一道诡异的选择题:或者凭全家之力并举债去读大学,她有可能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命运,代价是,她必须在毕业后背负经济和道义上的双重债务;或者嫁人,生子,当一个农妇。她因为惧怕后者而选择了前者。


种种迹象显示,正是此选择背后的重负,让这个内向、不善言辞的农家女孩一直处于焦虑之中,而毕业前夕的就业压力,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刘伟脆弱的个体生命背后,是大学生就业困境下,农村孩子所面临的越来越坚硬的"农门"。

女儿最后的电话

最后一次听到女儿的声音,是在1月14日,自己的母亲出殡的那天。天刚擦黑,家里的电话响了,是女儿,说她在石家庄。王淑贤有些生气,你姥姥死了,你还不回来。

刘伟愣了一下,在电话里呜咽着说,我明天就回来。母女俩没说几句话,电话就挂断了。王淑贤生气是因为前天晚上8点,刘伟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说自己在威县县城一个同学家。从威县县城到刘伟家所在的固献乡刘河北村,大约30里路。父亲刘尚云说,我到县城接你。刘伟说不用了。父亲又说,你姥姥病得挺厉害,你明天赶紧回来。刘伟当时答应了。

刘伟的姥姥实际上已于当天下午去世。因为担心女儿受不了刺激,刘尚云撒了谎。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