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

[军苑娱乐报] 谁杀死了我们的孩子by朱大可 (ZZ) (转载)



 
 

Sent to you by WangK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by yunzhengxw on 5/28/08

发信人: yunzhengxw (云蒸霞蔚|祝福罗思文), 信区: MilitaryJoke
标 题: 谁杀死了我们的孩子by朱大可 (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y 28 17:57:04 2008),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ake5.12 讨论区 】
发信人: deepurple (深紫), 信区: Quake5.12
标 题: 谁杀死了我们的孩子by朱大可 (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y 28 17:52:07 2008), 站内

谁杀死了我们的孩子?

—关于汶川地震的反省与问责



跟反应迟钝的缅甸军政府相比,同样作为威权政府,中国却向世界展示出良好的救灾效率,并因而改善了此前遭到严重损害的中国形象。历史学家向我们证实,这种高效率的救灾运作,恰恰就是亚细亚威权政治的传统。从大禹理水,经望帝(鳖灵)抗洪到李冰修堰,这些著名的抗灾人物,都向我们提供了威权主义的效率样本。汶川地震再度证明,自然灾难和威权政治具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巨大的灾难刺激政府,促使它作出迅速反应。威权政治的这种特性,向民主社会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研究样本。而它所扭转的国际舆论生态,也将成为进一步提升效率的良性动能。



另一个获得高度好评的项目,是透明度良好的新闻报道。大批记者赶往现场,冒着余震和疫病的危险采集新闻,向民众报告死亡和营救现场的情景,传递出苦难和悲恸的气息,大面积催化着民众的爱心和眼泪,一时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的煽情媒体。



但我们也同时看到,某权威电视台记者在帐篷学校里对主持人反复说:你听到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吗?镜头随即一转,出现了孩子的可爱的无忧无虑的笑脸。我们还看到,在压了上百个小时之后,那些被救出的灾民,居然毫无痛苦、衣衫整洁、表情从容地爬出废墟,甚至挥手向镜头致意,俨然一些认真表演的演员。越过苦难绝望的死亡现场,那些狂欢镜头,在急切地赞美救赎的伟大成就和奇迹。



新闻报道一方面"很透明",一方面又"很明亮"。这是典型的本土宣传风格。它继承了中国文化传统,把沉痛的丧事办成了轻快的喜事,也就是把灾难变成庆典,把哀伤变成喜悦,把问责变成感恩,把反思变成赞美,把对生命的珍惜变成对组织的效忠,把对个人善行的感激变成对国家的颂扬。这种语义的流畅转换,再次验证了中国救灾文化的美妙特性。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