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 to you by WangK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by www1366 on 7/22/11
发信人: www1366 (天高云淡), 信区: Movie标 题: 电影《钢的琴》:共和国欠东北人很多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ul 22 20:39:18 2011), 站内
陈桂林是东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铸造分厂的工人,40来岁那年,工厂难以为继,被"改革
"了,他和同在厂里干活的妻子同时下岗。他会拉手风琴,便与几位同样下岗的老伙伴组
成了一个草台班子,在人家出殡和商场搞促销时赚点辛苦钱。他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特别
喜欢弹钢琴的女儿,因为买不起琴,他跟几位老伙计去偷琴,被抓进了派出所,他还用木
板为女儿"画"了一架不会发出声音的"钢琴"。陈桂林的生活"一败涂地"。他的妻子
离家出走,跟上了一个卖假药的老板。两人开始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女儿倒也现实,提出
谁能给她一架钢琴就跟谁。身无分文的陈桂林就回到败破不堪的废弃车间,跟几位老伙计
一起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大嫂级歌手、小偷、黑社会团伙的小头目、打麻将还耍赖的赌
徒、杀猪专业户、退休老工程师,硬生生地"铸造"出了一台钢琴。
这是一部正在国内院线放映的电影,名字叫《钢的琴》。上周,在只有四个观众的、
空荡荡的影院里,我静静地看完了。
根据我有限的知识,这个故事一定发生在1998年到2003年之间,当时,中央政府提出
"三年搞活国有企业",除了少数有资源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之外,其余数以十万计的企
业被"关停并转",超过两千万的产业工人被要求下岗。当时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实行的是工龄买断的办法,一年工龄在各省的价格不同,东北地区大约是2000元,江浙一
带则是800元到1000元也就是说,一个工龄二十年的工人拿了几万元钱就被扔到了马路上。
南方地区因为商品经济活跃,下岗工人投亲靠友,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而在一些老工
业基地,往往一家两代人都在一个工厂,在过去几十年里,他们自认是"工厂的主人翁"
,从来没有培育自主谋生的技能。一旦失去工作,马上成了流氓无产者。陈桂林和他的妻
子、老伙计们正是这样一群,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抛弃的工人阶级。
当时,下岗情况最严峻的正是《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地在计划经济年代有"国老大"
之称的辽宁省。2002年,我曾到沈阳铁西区去做下岗工人情况调研,那里是中国最著名的
机械装备业基地,从日据年代就开始建设,1940年代有"东方鲁尔"之称,新中国成立后
,这里又是"一五规划"的重中之重,苏联援建的"156工程"中有三家建在铁西。这里还
有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铁西区江河日下,成了下岗重灾区。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