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 to you by WangK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by dapanada on 10/25/10
发信人: dapanada (大熊 园子里的银杏又要黄了), 信区: Single标 题: 宅宅宅:我要把悲伤从骨头里抽象出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Oct 24 22:02:53 2010), 站内
搞个宅的征文,我不写好像说不过去。那就骚文一篇。
不知何时起,很少触碰悲伤的电影、悲伤的电视、悲伤的书、悲伤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喜剧的影视、书,调侃的文字,越恶俗越有快感。
每个人都会悲伤,即使你是个天生的乐天派,不信你可以翻翻你的文字,肯定充满了怨妇似的蛋蛋忧伤——而且,我也没见过所谓的天生的乐天派。
为什么不正视一下悲伤呢。
大概每颗心的隐谧之处,总有被悲伤虐待的倾向。
看着别人或是自己的悲伤,就像深居多年的白头宫女看着铜镜里绕爬满头的华发,噙着泪水梳一个高雅端庄的发型,再戴上闪亮一如当年的头饰,自嘲的笑笑,并且咂摸出一丝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搬的味道,于是,这种悲伤,更多的化作了一种自我麻痹式的陶醉,抑或是自我陶醉式的麻痹。
要命的是,这种沉醉的悲伤,会长大,会扩散,会传染,会成瘾,直到你爱上这种悲伤,陷入其中的轮回不能自拔甚至万劫不复。
最不幸的是,每个人都在劫难逃。
然而,那么大那么多的悲伤总是要寻觅一个出口,于是就有了五光十色的疯狂,林林总总的放纵。
悲伤的极限应该是死吧。
而死亡却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几年前在急救病房陪床的一个晚上,就阅尽了诸多的生老病死,其中的惨烈和悲伤不亲身经历绝难想象。
以前看到医学界经常争论死亡的标准,脑死亡还是心脏死亡,在我看来这种争论无异于探讨回字的若干种写法。
有一天看到一颗树,突然想,怎么判断一颗树的生死呢。根断了叶子还能继续绿着,叶子枯了掉了也可能有无心插柳的重生和壮大。这样看来,生与死之间界限其实是极其模糊的。
由生到死是渐变的!
那一刻我觉得我发现了天下最大的真理。每每听闻那些寻求自我了断的事情,难过之余可是也无可奈何。我想,如果让我劝一个即将走上这条路的人,我会说些什么呢。人间的大道理就那么几种,即使我再慷慨激昂,也只会凸显出虚伪和无力。他们总是有他们的理由,而这些理由的强大其实并非我所能理解的。
那么现在,我会告诉ta,由生到死不会突变,死不会如你所想的那么容易、迅捷。
你以为死的时刻,其实你并没有死,你以为摆脱悲伤的时刻,其实你在承受更大的悲伤。
那就索性看透,让这种渐变更加的自然发生,让这种悲伤更加的自然弥散。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