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北京奥运会] KGB:也谈奥运: 举国体制与大国优势zz (转载)



 
 

Sent to you by WangK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by spwood on 8/31/08

发信人: spwood (思维的漩涡), 信区: Olympic
标 题: KGB:也谈奥运: 举国体制与大国优势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31 22:32:45 2008),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inker 讨论区 】
发信人: spwood (思维的漩涡), 信区: Thinker
标 题: KGB:也谈奥运: 举国体制与大国优势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31 22:29:50 2008), 站内




字体大小:大中小 正文
也谈奥运: 举国体制与大国优势 (2008-08-30 14:36:47)
标签:杂谈



和往届奥运会一样,中国的举国体育体制又成了流行话题,我也发表点意见。



中国的以夺取奥运金牌为目标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成功让一些西方人很不安。训练有素的国家计划下培养的运动员击败了以自发为主、向往奥运"业余精神"的西方运动员。不少西方人(包括网络和媒体)也倾向于发掘甚至想象中国"夺牌背后的阴暗面",如身为发展中国家,却由国家主导花大钱投资无群众基础的竞技体育;运动员生涯艰苦——从小到大,为了完成政治任务一般的体育使命,而被训练成剥夺人格的竞技螺丝钉。这样的叙事很能满足他们的意识形态需要。帮助他们在心理上贬低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网络上一些人还煞有介事的把中国和外国的体育竞技对抗上纲上限到"专制与民主"的标准。



这次奥运会中国代表队取得的成功又让人们热议举国体制。许多人开始承认它的优势。



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本人的分析主要是社会学和经济学层次的,不谈政治。





计划对市场



首先,没有必要把中国和西方体育体制的竞争政治化。这和什么专制和民主都没有关系。但可以说是"计划对市场":中国是计划的典型:由国家统一进行发展规划,资助具体项目竞技体育的发展,以期在某些赛事上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的体制,目的性、计划性和效果可以极强:我们可以发展特定的、没有实际群众基础但有可能建立竞争优势的项目。举国体制就是计划体育。


西方国家(以美国为典型)的体育更多的是自发的,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的,没有什么统一的规划。资助体育的是各种社会团体,包括学校、企业等,并没有什么统一的夺取奥运金牌的目标。优秀的运动员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中产生(在美国,往往是通过学校体系,尤其是大学体系),之后再参加奥运。另外,运动员业余性比较强,如大多有大学学位(或是在校学生),除了体育外还有副业。这种体制就是市场体育。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