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0日星期四

[我爱吃, 我想吃] 普及一下水稻大米方面的知识,到底是dong北大米好吃还是南方大



 
 

Sent to you by WangK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by chinatongue on 4/10/08

发信人: chinatongue (无名剑客), 信区: Food
标 题: 普及一下水稻大米方面的知识,到底是dong北大米好吃还是南方大米好吃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Apr 9 22:37:05 2008), 站内

普及一下水稻大米方面的知识,到底是dong北大米好吃还是南方大米好吃

水稻是南方的主农产品。在杂交稻出来前,南方都是种植一季稻,特征是生长周期长,杆高,产量低。在解放前是不会用农药化肥的,后来50年代到70年代施用氨水,偶尔也用日本支援的安庆尿素。所以解放前的南方水稻产量很低,一般亩产250kg左右。到了杂交水稻普及的时候,农业生产已经开始大面积施用农药化肥。所以只把产量的提高归功于杂交水稻一方面是不全面的。在除草剂出来之前,水稻种植要耘田,插秧下去后要耘三次,目的一则为了除草,更主要的是松动禾苗的根系,使得水稻能够充分吸收养分以及顺利发颗。什么叫做发颗呢,就是插秧的时候只差那么两三根,长起来以后就能发颗到20来根。后来农民觉得种田不划算,就不大愿意费功夫耘田了,抛点除草剂了事。
杂交水稻出来之前南方也推行过两季稻,那是人民g社时期。很简单的做法,就是割早稻时候把茬留长点,放水让茬报出新苗就算晚稻。这样其实根本就不划算,两季产量都很低,要不说老m领导的都是sb呢,光玩表面功夫。后来杂交水稻出来了,就真的种两季了。早稻成本低,周期较短,产量低,一般亩产300kg左右。杂交稻就是晚稻,产量高,成本相对较高,一般亩产450kg左右。后来早稻也出杂交的了,不过没有大面积推广,因为早稻杂交品种周期也较长会影响晚稻的插播,除非这块田不种晚稻改种别的作物。
后来因为种田不划算,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很差,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的在家种田也就不种两季了,改种一季稻。不过现在的一季稻也不同于解放前的一季稻了,都是杂交的。周期长,产量高,亩产平均能达到550kg左右。
现在来谈谈三种大米的味道。要说营养,肯定是一季稻和晚稻有营养,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早稻的淀粉纤维素含量相对较高。做干饭晚稻米好吃,但煮粥就是早稻米好吃。早稻米煮出来的粥比较粘稠,而晚稻米和一季稻煮的粥比较清。如果你们没有吃过,去买一点早稻米和晚稻米做饭煮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